如何預防傷口疤痕與粘黏

如何預防傷口疤痕與粘黏

 

近新聞報導剖腹產後傷口防粘黏的處理,引起大家興趣,身為動物一族的人類,天生就必須面對意外傷害、燒燙傷、跌倒...等,但科學進步後,外科治療手術也成為了傷害的一種,幾乎無人幸免。

產生傷口後,如何使功能及美觀都能同時恢復,是大家最期待的,但就現況來看似乎無法盡如人意,就如同"粘黏"以及"疤痕",就是創傷後最令人困擾的問題。疤是外表的手術或創傷印記,而腹腔及胸腔,甚至子宮腔在術後也會有'粘黏'存在.

"疤痕"是所有女性最害怕的身體記號,據統計,亞洲人似乎因體質關係更容易產生""。以胸部最常見。約有九成以上的人胸擴部手術後有"增生型疤痕"(hypertrophic scar),甚至有少數人因體質關係,增生成為"蟹足腫"(Keloid)。而在下腹部婦產科手術後也約近三成左右的人會有紅紅的增生疤,不少人有時會很癢.

剖腹產是一般女性容易接受到的手術,在過去常常因為剖腹產後消化不良、原因不明腹痛,就誤認為是"手術粘黏"的結果,其實有一半以上都不是粘黏所造成的不適。

由於腹部傷口大約有四成的女性會覺得不美觀,因此把"疤痕""腹腔粘黏"混為一談。

但不論是"疤痕"或是"粘黏",都是創傷後身體組織修復後的不良反應。

正常傷口的修復期大約七日。過去多半是七天傷口拆線,但現在幾乎以皮內縫合完全不須這個手續.
1).
最早期傷部是以發炎反應來因應,一方面預防外侵的異物,也同時修復損傷.

2).其次傷部上皮增生跨界連合缺損,軟組織會分泌含有玻尿酸的基質,

3).纖維細胞增生膠原蛋白,纖維組織,定位、定型、

4).收縮傷口,使缺損閉合,進而達到傷口癒合。

傷口如有感染、受傷面積過大,或是上皮、腹膜內皮受傷,不管面積大小,皆會有可能造成纖維過度增生,產生"粘黏""疤痕"

腹腔的粘黏影響著腸胃功能,其他部位也可能受損,所以粘黏的預防,是手術中必須注意的要項。

「預防粘黏必須先預防感染」

  手術時必須是無創傷式技術
手術過程中的無菌、手術中動作的細膩,並且按部就班,有順序的依解剖構造處理,縫合傷口時也必須做到"無創傷"(atraumatic),手術中止血須確實,有不少的手術方式是可以預防及切除粘黏的,但所有原則皆是相同。

市面上用的"聚乳酸"(polylactic acid),是使用玻尿酸等的基質,輔助癒合,但並非百分百,另外利用高張液可吸附水份,讓器官之間有空間,避免粘黏也是好方法。當然醫師的"手藝"其實更重要!

皮膚上的疤痕,也是癒合不良所產生的,尤其是術後十二週到達高峰。例如:

色素沉澱

血管及疤痕的增生

傷口疼痛

傷口搔癢

因此在十二週內應注意傷口癒合,傷口組織水分含量過少,是疤痕增生的主要原因。

利用封閉式療法,如:使用含水矽膠,以防止傷口脫水,也是好方法,對於存在已久的增生疤痕,使用類固醇局部注射也有效。

外科或手術,幾乎是大部分人一生中都會有的經驗,傷口的保護與修復除了醫藥的輔助外,自我的營養及免疫能力,也是傷口恢復好壞的要素之一。

環境中致病菌也是需要避免的,清潔的環境,健康的身體,才是防粘黏防疤痕的首要法則!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