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反芻形性格嗎? 教學副院長 尹長生醫師
一位中年婦女,多年前有流產病史,但是卻多年後仍然沒能忘懷…
每當一些情況時就開始回想過去,終而影響到情緒!
自覺不能再這樣下去,請教醫師,並接受治療後才釋懷,後來她自己也成為這樣心理的協助老師。
反芻(rumination)是一個生物學的名詞。
有些動物(如牛)有好幾個胃,牠們會把食物存放在胃裏,反覆的從胃倒流到口中咀嚼,再流回胃,再倒流到口中。
反芻性思考(Rumination,或稱反芻思維),指過度沉溺於某些負面情緒,反覆想著過去的事。
這種長期反芻思考,容易讓人感到悲傷、焦慮和憤怒,並消極且悲觀地思考自己的事情,較無法解決問題。
同時也會感覺缺乏動力、注意力降低等,甚至出現暴飲暴食與自殘的行為,以及趨向憂鬱症。
其實這是一個常見的現象,人們在思考問題、有情緒困擾或遭遇挫折時,反覆地重複思考、回顧或深思熟慮相關的事情或情境。
如果這種思考的方式通常是負面的,固着於自己的問題、錯誤或困難,並反覆地檢視或評估這些事情,無法釋放自己。
正確的應對方式是,在承認既成事實的基礎上,積極地展開新的生活。
我們身邊是否有這樣的人?應該不少!
面對不幸或不公正的對待時,當下沒有反抗,默默接受。
然而,事後卻念念不忘,天天抱怨。
這種行為就像動物反芻食物一樣,已經過去的事情不停地在心裡反覆咀嚼,難以釋懷,
一般人可能需要兩年時間來適應,而這些人則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。
如果發現自己正在進行這種反芻性思考,提醒自己:「這一切終將過去!」。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