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健署檳榔嚼塊之致癌性說明

國健署檳榔嚼塊之致癌性說明

國健署檳榔嚼塊之致癌性說明

檳榔嚼塊之致癌性說明

 

有關檳榔對健康之危害,世界衛生組織設立之國際癌症研究總署

(IARC)早在1987年即綜合各國研究結果,認定「嚼含菸草的檳榔」

或「同時吸菸與嚼檳榔」對人類有致癌性,致癌部位主要在口腔、咽及食道。

2003年,IARC又邀集台灣代表在內的16位多國學者,依據新有的研究證據,

作出了「檳榔子屬第一類致癌物」的結論,證實即使嚼不含任何添加物的檳榔子也會致癌。

在台灣,口腔癌成為青壯年(25-44歲)男性最常見罹患的癌症。

根據最新癌症登記資料和死因統計,每年逾8,000名新診斷口腔癌個案,

3,300人因口腔癌死亡,為台灣男性所罹患的主要癌症之一。

2003年,IARC又邀集台灣代表在內的16位多國學者,依據新有的研究證據,

作出了「檳榔子屬第一類致癌物」,證實即使不含任何添加物的檳榔子也會致癌。

若您欲瞭解檳榔嚼塊之致癌性及其簡單的致癌機轉,請詳見下列附件檔。

資料來源:癌症防治組

https://www.hpa.gov.tw/Pages/Detail.aspx?nodeid=595&pid=1003

 

返回